您现在的位置是:巢湖新闻网 > 体育
智能驾驶“4G时刻”已至,地平线吕鹏预测智能驾驶或成10万以上车型标配
巢湖新闻网2025-10-20 05:26:10【体育】2人已围观
简介2025年10月17日,第八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《革新驱动 深度演进 —— 迈向智行新阶段》技术论坛在北京亦庄举行,全球产业精英齐聚,围绕智能驾驶技术突破与方案落地展开热议。
2025年10月17日,第八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《革新驱动 深度演进 —— 迈向智行新阶段》技术论坛在北京亦庄举行,全球产业精英齐聚,围绕智能驾驶技术突破与方案落地展开热议。
在这场高端对话中,地平线副总裁、战略部&智驾产品规划与行当部负责人吕鹏带来了一场题为《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:地平线的实践与思索》的深度分享,结合产业动向与公司实践,阐述我国智能驾驶进展现状、挑战及将来方向。
地平线副总裁、战略部&智驾产品规划与行当部负责人吕鹏
城区辅助驾驶待突破 “好用” 瓶颈:感受与成本成核心挑战
吕鹏在演讲中指出,我国汽车智能化正高速进展,产业已构成大量合力并构建完整协作体系。过去几年,城区辅助驾驶达成关键突破 —— 从最初仅搭载于高端车型或 Premier 品牌高价位车型,逐步渗透至 15-20 万元区间,甚至向 15 万元以下价格带延伸。
“2025 年是我国汽车智驾普及元年”,吕鹏着重,当前各家车企陆续发布智驾平权系统,迅速推进高阶城区辅助驾驶渗透率。这一动向促进智能驾驶进入 “下半场”,其核心是打造以智能化为基本的 “新自动挡”—— 如同常规自动挡转变驾驶感受,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将来有望变成 10 万元以上车型标配。
尽管智能驾驶技术普及速率惊人,但是吕鹏直言当前城区辅助驾驶尚未达成 “好用” 的预计,仍面对多重挑战。其核心难题在于交通场景的复杂性 —— 驾驶并非单一行为,而是与周边车流、行人、车辆的复杂交互流程,所以保证需兼顾 “物理保证” 与 “心态保证”。
吕鹏举例阐明:若智驾系统操作与普通司机习惯不一致,即便未发生碰撞,也会引发心态不安。例如系统驾驶风格 “太怂”,在特定节点犹豫卡顿;或 “太莽”,在坡顶盲区仍高速行驶;再或是在不同城市体现差异明显,那些难题不但作用顾客感受,更会制约产业普及速率。
成本负担同样突出。吕鹏表示,当前产业角逐激烈,尽管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成本较早期一体机已有下跌,但在 10-15 万元车型区间,系统成本仍相对高昂,给车企带来不小负担。他觉得,只有先打造 “好用” 的系统,再经过规模化达成成本长处,才能进一步加快产业普及速率与渗透率。
针对那些挑战,吕鹏提出核心办理方向:突破 “Scale Up” 与 “Scale Out” 两大关键点。其中,“Scale Up” 需求系统上限足够高,需经过算法领先性,将性能打磨至最优,以应对复杂场景、保证保证,相似常规 Robotaxi 公司在特定小区域达成的高水准无人运作实力;“Scale Out” 则着重地域覆盖广度,需依靠工程领先性提升泛化实力,避免如 Robotaxi 局限于小区域的难题,确保在更多地理、时空、天气环境下,仍能保持高水准性能 —— 二者结合,才能攻克城区辅助驾驶乃至自动驾驶的 “珠穆朗玛峰”。
L3 级自动驾驶的思索:以 L2 + 性能提升为基本,清晰 ODD 边界
谈及从辅助驾驶向 L4 级自动驾驶过渡的 L3 阶段,吕鹏首要正视当前技术差距:即便当前市面最优的量产城区辅助驾驶系统,在高速场景下每 600-1000 公里仍需一次人工接管;而 L3 级需求责任转移至车企,需达成 “百万公里一次接管”,二者差距显著。
关于怎样缩小差距,产业现存两种思路:一是持久提升性能,依托 AI 技术进展,预计每年可达成 10 倍性能提升,从数百公里接管间隔到百万公里,或仅需数年;二是经过严格限制运行区域提升保证性,但这种方法会因 ODD 边界模糊,给花费者带来应用困惑,与此同时增加硬件冗余与系统成本,反而减少顾客感受。
地平线的路径挑选是:促进 L2 + 级性能持久迅速提升。吕鹏觉得,若能保持每年 10 倍的提升速率,3-5 年内 L2 + 性能可接近 L4-L5 程度。他着重,L3 级产品应是 “受限但 ODD 边界清晰的 L4 级实力智驾产品”,叠加 ODD 之外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实力 —— 例如 “北京全体环线、全国全体高速公路全天候支撑” 这类清晰边界,才能打通花费者通行场景,避免伤害顾客感受。
此外,吕鹏指出,L3 落地需依赖真实道路数字支撑:当海量 L2 + 车辆部署后,可经过真实数字验证 “特定路段、特定 ODD 下累积近百万公里无接管”,那些数字变成 “该路段可激活 L3” 的关键依据;再叠加实时数字锁定清晰 ODD 边界、必要冗余机制防范失效,即可证明系统在该 ODD 下具备 L4 实力,进而激活 L3 功能,办理 L3 落地 “先有鸡依然先有蛋” 的难题。
L4 级自动驾驶的路线:渐进式与跨越式并行,规模与数字是关键
吕鹏将迈向 L4 级自动驾驶的路线比作 “爬珠穆朗玛峰的南北坡”:特斯拉代表渐进式路线,Waymo 早期代表跨越式路线。2024 年起 Robotaxi 重新火热,很大程度受特斯拉带动 —— 特斯拉已在北美开启 Robotaxi 示范运作,其核心长处在于 ODD 扩张速率大幅提升。
特斯拉的核心逻辑在于“规模”与“数字”:一是不依赖高精地图,区域扩展性高;二是车型少、架构统一、传感器统一、数字引擎统一,且经过 “影子形式” 在花费场景中测试,迅速构成系统化;大量同源数字又反哺产品性能高效迭代 —— 例如其最新小范围运行的 V14 版本 FSD,宣称实力已超越人类司机。
吕鹏觉得,不论路线差异怎样,产业最终均向L4 顶点迈进。而坚实的 L2 级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,是达成 L3/L4 的必经之路:需依托统一软硬件系统,经过 L2 规模化量产积累数字飞轮效应,径直赋能并迅速迭代 L4 级系统实力,与此同时促进 L3 高效落地。
地平线HSD:以“端到端+强化把握”破局,界定“老司机”标准
为办理当前智驾系统的 “好用” 难题,地平线采用 “端到端技术 + 强化把握” 打造下一代 L2 级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,重点办理三大核心难题:
一是 “去场景化”。常规程序化辅助驾驶系统因围绕不同场景分别研发,现存 “左转与右转动作不一致、空旷与拥堵道路体现差异大、高速与城区风格割裂” 的难题;而端到端模型经过一个模型支撑高速、城区、泊车等全体场景运行,达成驾驶行为连贯统一,保证场景一致性。
二是 “丝滑控车”。常规系统因规则介入易呈现顿挫、刹车轻重不一、“画龙” 等难题;端到端模型径直把握老司机驾驶轨迹,大幅减少点刹、重刹状况,提升驾驶丝滑感,协助花费者设立心态保证感。
三是 “强防御性驾驶实力”。端到端系统采用模型并行处置,响应延时低,与此同时经过长时序把握领会危急场景 —— 例如进入盲区时自动减速,避免进入极端危急场景,在日常大多数的驾车场景中先 规避危急,大幅提升保证性。
而强化把握则进一步补充端到端系统的实力:一领域增强物理世界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实力,补全罕见短时序长尾场景处置实力;另一领域提升长时序复杂场景推理实力,结合仿真场景给予多样化数字,增加自主交互式把握与反复推演,高效办理物理世界中长尾场景采集效率低的难题。
据吕鹏透露,地平线 HSD 系统已获取多家车企超出十款车型的定点,将于 2025 年底携手星途 ET5 开展全球首发。
鉴于当前技术演进与数字积累的速率,吕鹏对将来做出清晰预判:到2028年,产业将具备在特定ODD下达成L3级自动驾驶落地的实力;至2030年,全场景、全区域的L4支撑将变成或许。与此与此同时,地平线也正与多家Robotaxi公司展开协作,持久推进从L2到L4的全栈技术布局。
“咱们正站在智能驾驶的‘4G时刻’。”吕鹏在演讲最终着重,“正如4G互联网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突发,一个成熟、可靠、普惠的智能驾驶系统,也将为整个汽车产业打开智能座舱、智能业务的新空间。这条路,咱们务必敬畏向前,但也心潮澎湃。”
正如吕鹏所言,伴随地平线等公司持久深耕技术、推进量产,叠加全产业对保证的敬畏与协同,我国智驾有望在将来 3-5 年达成千万级规模量产,确实迈向 “智行新阶段”,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进展给予我国实践参考。
很赞哦!(7)